qm品茶坊阁楼_51-品茶楼官方网站_万花楼qm论坛_一品楼全国论坛闲聊

临泉县:党建引领聚民心 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

【编辑日期:2020-12-28】  【作者:王楠楠】  【来源:临泉文明网】  【阅读:】  【字体: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吕寨镇陈小寨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始终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打造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站,打通宣传理论、教育群众、服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文化润心,创新实践载体,增强文明实践主体力量。 

一是党员干部先学一步。该村党总支带领该村82名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研讨,该村党员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补足了精神之“钙”。二是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该村制定了村规民约,通过“乡村大讲堂”“阜阳夜话”,广泛宣传“新思想、新政策”。多角度、多形式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村部、主要路口、公共活动场所等处设置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文化墙、广告牌等,向广大村民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并倡导大家一起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群众心中,营造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三是广大群众寓教于乐。该村组织文艺演出队,编排出“疫情防控”“懒汉脱贫”等群众喜闻乐见节目,广泛宣传科学知识、医疗卫生知识、农村种养知识、禁毒、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等。定期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清洁文明户、平安家庭、孝道榜、乡贤等评选活动,群众的文明素养得到提高。

 搭建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干事创业良好形象。

 统筹用好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打造五大平台。一是建立理论宣讲平台。统筹用好党员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教育阵地。二是建立教育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优势,加强扶智扶志,聘请陈小寨村小学15名教师为文明实践宣讲员。三是建立文化服务平台。统筹用好乡村舞台、农家书屋以及群众娱乐团体等。目前陈小寨村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上,每晚有超百人在广场上休闲娱乐。四是建立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统筹科普活动室等,拥有科技类农技类图书2000余册。五是建立文明风尚普及服务平台。统筹利用基层信息公示栏、报刊阅读栏、善行义举榜等宣传阵地。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活动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盘活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和面向农民群众服务的阵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站,在醒目位置悬挂陈小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识。利用文化广场等阵地开展活动。将村文化大礼堂、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活动场所全部纳入实践阵地建设,整合文化扶贫和文化惠民工程,突出特色和优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宣传的“桥头堡”,密切干部群众的关系的“连心桥”,展示发展成就和信心的“新窗口”。 

成风化人,开展志愿服务,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

为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志愿者积极踊跃投身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脱贫攻坚,陈小寨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采取多种方式让志愿服务成为陈小寨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截至2020年11月,陈小寨村志愿服务队伍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00余次,志愿者参与人数1000余人次。

围绕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志愿者深入到田间地头、街口村头、百姓炕头,宣传理论、宣传政策、宣传法律、传播知识、传授技能、倡树新风,提升农村群众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致富能力。放映电影40余场,观影人数超过2000人次,开展各类宣讲80余场次,受众2500余人次。

围绕帮扶共建、互帮互助,组织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面对面”“一对一”为农民群众进行服务,调处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帮助农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情感心理困惑等问题,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围绕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环境,培育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眼农村实际,搞好体育科技培训,发展体育活动,增强农民体质,开展健康讲座,举办医疗义诊,满足农村群众健康需求。

围绕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大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五星级文明户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身边好人”、创建文明村、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共评选各类典型150余人(户)。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帮助引导农村群众树立文明观念,养成文明习惯,弘扬文明新风。



围绕深化移风易俗,建立健全并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和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在农村大力倡导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农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提升生活质量和脱贫致富全面发展信心。